close

問:出家人沒有七情六欲,那麼不孝有三,無後為大,如何解釋這種遺憾?

恆傳法師:阿彌陀佛,首先不能把這兩個問題對立起來,不能分裂講,這兩個問題是一不是二,我們看問題不能僅從事相上來看,還要從事性上了解事情的本質。出家和行孝並不矛盾,佛教也是提倡孝道的,遍覽佛經,佛陀以孝道自行化他且亦常贊歎父母恩重,難於報答,教誨四眾弟子念父母恩,報父母恩!

說到“不孝有三無後為大”關鍵是怎樣來定義這個“孝”。在印度,出家修行不會受到來自社會的阻力。因為印度的哲學宗教氛圍濃厚,在印度傳統觀念中,人生分為梵行、家居、林棲、遁世四個階段,所以到了一定年齡出塵修行是十分必要和常見的行為,所以事相上出家和行孝並不矛盾。而中國古人講“不孝有三無後為大”是深受“養兒防老”概念的影響,而“養兒防老”的概念又受當時社會生產力的制約,當時社會生產力低下,生養後代子孫是生存的保障,且普遍觀念認為供給父母衣食之需、延續宗嗣傳承、贍養父母、為父母送終等才是孝。可是出家人雖剃發染衣,離開了世俗的家庭,但並不逃避對父母的贍養。亦常於奉養父母,念念不忘。佛陀特別在戒律中做了細致規定。根本尼陀那卷四也說:假令出家,於父母處,應須供給。宋長蘆宗赜禅師,少孤,29歲出家,深明宗要,後往長蘆寺,迎母親於方丈東室,勸令念佛求生淨土,歷時七年,其母念佛西逝。隋敬脫法師一頭擔母,一頭挑經,雲游四海,隨緣度眾等高僧大德孝養雙親的故事感人肺腑。所以並不是出家了就不孝養雙親。《四十二章經》雲:“凡人事天地鬼神,不如孝其親矣,二親最神也。”昭示孝順父母勝於敬事天地鬼神。《菩薩睒子經》雲:“人有父母,不可不孝,道不可不學。濟神離苦,後得無為,皆由慈孝學道所致。”說明慈孝與學道,是成佛的基礎。

在佛教看來,孝它有更深的含義,不僅僅是盡孝道供養父母。更重要的是死後追薦供養。否則,即使能令他們衣食無憂,或成就一番“光宗耀祖”的事業,也不過是短短幾十年。當他們要離開這個世界時,我們無力挽留;當他們不幸墮落惡道時,我們無力救拔。所以,惟有令他們生得安養,死入善道,才是為人兒女應盡的孝道。正如明代蓮池大師所說:“恩重山丘,五鼎三牲未足酬。親得離塵垢,子道方成就。”父母恩重如山,不論給予什麼物質饋贈都無以為報,當他們究竟離苦得樂時,才是孝道的圓滿成就。《地藏經》中,婆羅門女在母親死後,為使其母永離地獄等三惡趣之苦,而發廣大誓言,願度脫一切眾生。其母因其廣大之悲心,瞬間解脫地獄之苦。所以這一方面說明出家人不是沒有七情六欲,另一方面也說明出家人有更廣大的智慧與悲心,更不同於世俗所定義的簡單的感情。佛教以為人在生死流轉之中,今天固然有父母,過去未來的無量生死之中,也有無量無數的父母,孝養今生的父母,也要救濟過去未來的父母。在菩薩的眼中“一切男子是我父,一切女人是我母,我生生無不從之受生”(梵網經),所以菩薩道的實行者,廣度眾生,等於孝敬父母。佛教是從現生的父母為主而推及過去未來的三世父母。所以佛教對於廣度眾生,是報父母之恩的擴大,那叫做報眾生恩,是由父母而推及眾生的。蓮池大師曾說:“人子於父母,服勞奉養,以安之,孝也;立身行道以顯之,大孝也;以念佛法門,俾得生淨土,大孝之大孝也。”僧人的孝道,念及三世父母,普及六道眾生,發大弘願,誓成無上之忠孝節義,其所謀之遠,立心之誠,為“至孝”。念及三世父母,普及六道眾生。僧人之孝,以出離心為攝持,乃徹底、完整的報恩之法,不止予父母以現世之福,更導父母永趣解脫。佛門之中,從佛、菩薩至歷代祖師、大德,乃至平常僧眾,無不重視孝道。其孝思,豎窮三世,橫遍十方。即對三世父母、六道眾生,皆以報恩之心,孝養之、勸導之,令一切眾生遠諸苦,共發菩提心,共證無上道,實乃以至道追求徹底究竟之孝道!

紅塵百戲,牽絆實多,居家窄迫,猶如牢獄,一切煩惱,因此而生。佛在《大乘本生心地觀經》中說:“出家菩薩勝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,在家逼迫如牢獄欲求解脫甚為難,出家閒曠若虛空,自在無為離系著,谛觀在家多過失造諸罪業無有邊,營生貪求恆不足,猶如大海難可滿......”傳宗接代,結婚生子,孩子結婚,然後自己老了,生生世世無有出期。貪著越深,依賴越深,由此帶來的傷害就會越大。出家,就是從這種彼此束縛的關系中超越出來,將有粘性的貪戀淨化為法緣,升華為大愛。先德有言:出家者,大丈夫之事,非將相之所能為也。夫將以武功定禍亂,相以文學興太平。天下大事皆出將相之手,而曰出家非其所能,然則出家豈細故哉?今剃發染衣,便謂出家。噫!是不過出兩片大門之家也,非出三界火宅之家也。出三界家而後名為大丈夫也;猶未也,與三界眾生同出三界,而後名為大丈夫也。

虛雲老和尚剃度染衣,出家修行後,他的庶母在老和尚的父親去世以後,帶著兩個兒媳辭親割愛,了俗出家。其庶母出家後,精進修行,一心持名,命終心不顛倒,跏趺而坐,留偈而逝。偈曰:

人生養子有何益,翼硬展翅便沖飛,懷胎命若懸絲險,既生得安謝神只。

乳哺不倦尿屎苦,如獅捧球不暫離,待得稚雛成鵬去,慈親衰老猶靠誰。

兄薄弟寒父亡故,棄我婆媳竟何依,癡情難解鞠育念,益相益悲令人啼。

欲作鬼母尋子去,舉目雲山萬重圍,汝能志辦生死事,不見龐蘊把道違。

俗情法愛何殊義,山禽尚曉棲落晖,雖獲同願奉佛寺,日洗寒山冷翠微。

兒既早為空王子,世尊昔曾度阿姨,恨茲娑婆盡煩惱,休心今向極樂歸。

又一偈雲:

每因恩愛戀紅塵,貪迷忘失本來人,八十余年皆幻夢,萬事成空無一人。

今朝解脫生前累,換取蓮邦淨妙身,有緣念佛歸西去,莫於苦海甘沉淪。

佛門以勤苦修行,達到無為至道,為真實的報恩,為真正的利益父母、孝養雙親。有時,如果單單以世俗的眼光看,一定會產生誤解。豈不知佛法超情離見,不可思議,有不可為外人道之處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林宜廷玄瞪溜梭克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